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88578/

第七十九章 二十六岁摄政王载沣(2/2)

南各地发到了京城的军机处,各个军机大臣目瞪口呆,什么阴兵阴将闹扬州啊,什么三十万灾民涌南京啊,什么三十万冤鬼灭大清啊,什么革命党扬州起义啊,什么革命党广州起义啊,一时之间军机处忙得昏头转向。

年仅二十六岁的摄政王载沣一下子慌了手脚,他连忙向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奕劻请示,岂料到奕劻也见状不妙,宣称患病不能见客,气得载沣愤恨地说道:“当初是你非要调走王永泰,如今王永泰倒是走了,革命党趁着乱子闹事了,现在却什么都不管了!”气话说完,朝廷一众文武还等着自己发话呢,他只好悻悻地返回军机处,见一众大臣,说:“诸位,你们都有什么建议?”众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载沣大怒,却见那徐世昌在一旁好似神游一般,不由得大怒道:“徐尚书,你说说吧,你有什么好主意?”

徐世昌忙道:“我?”

“是啊,徐尚书,你不会是那徐庶吧?身在曹营心在汉,入了曹营一言不发,一计不出?”载沣冷笑道。

载沣如此针对徐世昌也是有原因的,这徐世昌是津门人,但曾祖父与祖父在豫省做官,他生于豫省长于豫省,所以说他算是大半个豫省人。此人自幼丧父,十七岁做叔祖父的文案,二十四岁做县衙知事,二十六岁结识袁世凯,并与之成为挚友。徐世昌前往应天府参加应试,还是袁世凯从中资助。后徐世昌中进士,入翰林院做编修,在翰林院期间,徐世昌不像其他人一样基于外放做个县令知州的小官儿,想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是上下结交,疏通关系。

李鸿章督练新军,徐世昌立即向李鸿章推荐袁世凯,李鸿章在考察袁世凯一段时间后,着令袁世凯在津门小站,效仿西方国家练就一支现代化陆军,称之为北洋新军。随着北洋新军的渐渐完成,袁世凯请奏希望徐世昌担任新军的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徐世昌虽然官职降了sān_jí,却终于不再翰林院做冷板凳了。

此后,徐世昌与袁世凯的关系更加密切,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城,慈禧光绪西逃,徐世昌一路护送,深得慈禧信任,随后徐世昌和袁世凯两人相互扶助,步步高升,一直到徐世昌入主军机处,并被慈禧委任为首任东三省总督。

后来慈禧病逝,光绪也随后死了,载沣掌权,想要杀死袁世凯,幸好奕劻与张之洞保住了袁世凯。而徐世昌深知自己与袁世凯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连忙请辞东三省总督。在奕劻等人的力挽下,徐世昌回到京城担任邮传大臣,随依旧是军机大臣,却是军机处最末一名,根本不需要他发出任何表态,深知重大决定也不会通知与他。

徐世昌知道载沣讨厌自己,所以平日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这时候载沣忽然让他表态,倒是让他惊讶不已的,甚至还拿徐庶来比喻自己,怎能不让他慌乱起来,忙说道:“摄政王,下官……下官……下官实在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你还打什么哈么眼(马虎眼的意思),是不是觉得大家平日待你不好,你不愿意说给大家啊?”载沣阴阳怪气地说道。

徐世昌忙道:“不敢不敢,下官这便说了,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二十六岁摄政王载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