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赤色黎明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85976/

第125章 悄然的变化(2/2)

,若简体字不被大汉所接受,那么这些生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自治区里面出仕!

或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繁体字。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他们才高八斗又如何?这世道,到底还是拼爹看家世的时代!

不管如何,今年吴越的百姓,甚至不少世家依靠这高产作物都赚了不少。对自治区自然也有了些好感,甚至已经开始有些小世家找到了李煜,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和结交的意向。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朱治的姐夫施崇,他来拜访李煜主要还是朱治的引荐,否则岂能随便一个人就能见到他?施崇的妻子刚刚有了身孕,即将初为人父,他自然是容光焕发。

李煜却是发现,施崇的脸色有点苍白,应该是身体方面不是很好。离别的时候也不免提醒他好好保重身体,要知道历史上就是由于他的早早故去,所以朱治才会收养他的儿子施然作为养子,这才有了以后的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

第一轮的棉花开始收获,在去籽之后,通过纺纱机迅速纺成棉线和面纱,然后通过飞梭织布机,源源不断的纺织出棉布,并送到染坊里面印染成各种花色进行出售。

不过按照李煜的意思,对外销售价格定得很高,这还未必有货!作为福利,所有军人都分到了两套御寒用的棉衣,两套秋季作训薄棉衣。这种布料更结实,手感更绵软光滑,而且更吸汗,深受士卒们的欢迎,就算在关羽等人也不例外。

御寒用的棉衣,没有了羽绒服那种臃肿,却依然非常的温暖。只是目前不过是秋季,所以还没有穿的必要。可惜的是这玩意还没办法全面推广,毕竟目前棉花产量太低,以至于御寒用棉衣的价格偏高,比羽绒服还贵了许多。

今年的棉花,基本上也就足够官府的官吏,学院的学生,还有上万士卒们的衣服。市场上甚至都没有哪怕一匹布料出售,让一般的百姓只能眼馋了。

感受到了棉花的好处之后,李煜大手一挥,扩大了明年的棉花种植范围。承包了农田的百姓在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之后,对这种新颖的作物也是欢迎至极。

与此同时,随着造纸厂在各地陆续建立起来,大量的草纸、两家的宣纸开始流入市场。

李煜在这方面完全没有走精品路线,完全是薄利多销。廉价的纸张关系到他后续的政策,所以容不得他吝啬。甚至于只要不亏本,半卖半送都无所谓!

如吴郡顾氏和徐州糜氏,由于和李煜开展了合作,今年自然也是赚得盘满钵满。再加上他们已经再次确认了高产作物的产量,经过家族内部的协商,最终决定逐渐从粮食产业上放手,开始投入到工业和商业上面。

主营还是造纸、木制家具、糖加工和酿酒等……徐州这里就有甘蔗出产,只是种植量稀少,今年度糜竺决定,把四成的田地用来种植甘蔗,其他六成全部改种水稻,下面的佃户也不敢有意见。

一则是糜竺的名声很好,佃户都信服他;二则他已经把自治区里面的水稻收成情况,详细告诉给了所有佃户,出于对他的相信,佃户决定先种上一年看看!

吴郡顾氏则主要经营磨坊和造纸,粮食加工业也开始涉及。依靠蔡邕的这条线,他们买到了不少粮食方面的加工技术,主要面对扬州地区进行收购和加工,最后出售。

两家已经从传统的粮食贸易,转向轻工业。时间还不长,不过随着赚到的利润增加,再加上粮食价格的暴跌,大规模投入到轻工业之中也就理所当然了。久而久之,两家或许会成为大汉最早进入资产阶级的存在。

甚至于考虑到黄巾起义后,或许压制不了高产作物的传播,几个传统的老世家,也开始转向轻工业。不能说立刻转移,却加大了这方面的比例。

他们开始钻研,钻研自治区泄露出去的所谓罗马共和制和资本主义思想。其中罗马共和制显然很符合他们的利益需要,偶然在雒阳聚了聚,提出要不要搞这个?

只可惜袁阀箭在弦上,投入了那么多,如何能够罢手?只是心里也清楚,就算改朝换代,只怕也会直接进入共和制,想要当独揽大权的皇帝,怕是不行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袁阀就有点恨起了李煜……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125章 悄然的变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