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汉大忽悠帝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40312/

第852章 第一件家用电器(2/2)

倒也不全是周不疑张狂,故意卖弄。主要是因为这孩子幼失怙恃,跟着舅舅长大,所以压根不愿意和舅舅分开。可是被周不疑扫了面子的一些人,都觉得这娃太张狂,于是有人便说:“有本事,让他去皇家科学院试试。”

结果可好,周不疑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之乎者也、咿咿呀呀”地背书本之外,居然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情,而后便被司马懿看中,选为了徒弟“小帮手”。

起先也是小娃心性,周不疑觉得自己师傅研究的东西还挺好玩的,加之聪明,弄明白了啥叫“电”之后,便又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了,而后便被司马懿无情无义地电了几回。

吃过苦头了,娃就老实了,开始认认真真地给司马懿做帮手。但是做帮手之时,有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在司马懿做实验的时候,帮着他拿电池。

要知道,之前的电池都是“水着的”,拿个一趟两趟的可能没啥,但是时候长了,电池的水又容易晃荡,总会觉得麻烦。

然后呢?

要么说周不疑这娃聪明呢,他居然想到了法子,把电池的“水”,变成了“糊糊”。

这就是传说中的“干电池”呀,比之“水电池”,方便的不要不要的。比如大喇叭,刘汉少之前拿来吆喝的时候,旁边都得站个背电池的,可是往后,只要把“干电池”往大喇叭里一塞,“收报纸、书纸、旧家具”,齐活完事。

…………

有了“干电池”,司马懿做起实验,也更加方便、安全,然而在此之前,尽管发电机早就被刘汉少带着司马懿鼓捣了出来,还被拿去用作生产电解铝,但是对于电力应用方面,一直受到诸多局限,仔细想想,好像也就是大喇叭和电话了。

师傅说过,电能可以转换成声能、光能,热能、机械能……

司马懿对此念念不忘,孜孜以求。

可惜师傅也就是说说而已,顶多算指个方向,想要司马懿走通这条路,打开一道道大门,实在是难如登天。

先考虑热能吧,至少咱们在生产电解铝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同材质经过电流之后,会有不同反应,其中一个最大的反应就是发热。这个技术如果能够稳定掌握,或许就能够造出师傅所说的“电炉子”。

而后司马懿又请来他的小师兄蒲元,帮忙加工、合成各种材料,然后拿去反复实验,反复的电。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还发现了,有些材料不仅会发热,而且发出的光亮也比别的其它材质强烈许多,比如说,碳、铂、钨之类的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也各有优劣,比如碳的发光效果不理想,铂的价格实在太昂贵,而钨的硬度很高,不容易制成钨丝。并且,如果钨丝太粗,不仅需要的电流特别大,发光效果反而也不好,可是钨丝如果太细,通电后又容易烧断。

经过反反复复,枯燥而又漫长的实验之后,司马懿又有所获,发现把钨丝放进“琉璃球”里边,再通电,便不容易被烧断。继此发现之后,又经过了不晓得多久的研究,司马懿所率的研究团队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真空、钨丝、琉璃、电灯”。

简单来说,就是“电灯泡”。

徒弟发明“干电池”,师傅发明“电灯泡”,组合在一起,大汉就有了一件相当实用的家用电器……手电筒。

千万不要笑,从金燧、木燧、借个火,到火镰、线香、打火机,从前大汉的照明方式一直与取火都是并存的,甚至制造“燃烧弹”都还要留出一部分猛火油,为百姓照明所用。可是往后,就算咱真的就在屋子里挂个手电筒,可也比小油灯强吧?不仅方便快捷,干净卫生,没有油烟,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安全性。

一想到不远的将来,大汉的夜晚也可以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刘汉少心里便涌上了一股很亲、很暖,也很温柔的感觉。然而看过司马懿与周不疑的“作业”之后,他对自己的徒弟、徒孙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赶紧申请专利。你们师徒这一辈子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852章 第一件家用电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