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 章节目录(1/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40204/

第152章 走别人的路(1/2)

第152章走别人的路

野史中有记载,赵佶还是端王时就曾请过李清照参加他组织的诗会,但李清照没去,这后来几乎成为赵佶心中的一根刺,沈易安猜测,后来李格非获罪,兴许跟他女儿得罪赵佶也有点关系。

但此时,沈易安是不想招惹李清照的,这小女子幺蛾子频出,容易把自己带坑里,便往一旁侧了侧,哪知齐老板正在此处跟人显摆他和沈易安的关系,老远地就跟沈易安挥手:“沈老板,你来了?”

沈易安硬着头皮打招呼,目光与正好转头过来的李清照对上。

齐老板很是关心拍卖会的事,紧紧拉着沈易安不放,沈易安想走也没有机会,而李清照已经朝他们这边过来。

赵佶嘴角勾起,从前自己是端王,如今是天子,这才女就算再看不起他的诗文,也得对他卑躬屈膝,这对赵佶来说,倒是个难得的机会。

坊间遍传,李清照清高,王侯将相并不放在眼里。

沈易安想走,赵佶却坐等才女上前。

李清照很快就到了二人跟前,先给赵佶施礼,再给沈易安施礼。

“万福”的福字刚落地,赵佶就忙开口道:“李清照,可谓古今第一才女,词作诸多佳句,引得一杆才子佳人争相效仿,却无人能敌,若是男儿身,必然青出于蓝。”

这话是夸人的,且没有一点讽刺成分,换做别人,早就换上笑脸谦虚两句,哪知李清照并不十分领情,灵动的双眸带出一抹淡淡笑意:“我若是男儿……呵呵。既然陛下赞赏有佳,那我就用前朝的一首诗来表达。”

“洗耳恭听。”

沈易安以为李清照会“唧唧复唧唧”,期待中,却见她远山眉一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燕云十六州,请君暂,若个书生万户侯?”

第二句中,李清照把“关山五十州”改成“燕云十六州”,沈易安都替她捏了把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佶脸色立即阴暗,哼笑道:“好一个收取燕云十六州!既然你有如此大志向,不如就让李格非迁任安抚使,替朕收取燕云十六州!”

李清照眉心一挑,道:“若是家父有此能耐,必然不会苟于朝堂;但若是家父没有这能耐,岂不是误了大宋?”

“你……”赵佶气急败坏,指着李清照道:“你的意思是,我胡乱点兵点将?”

李清照毫不退缩,反问:“难道不是吗?”

赵佶一时无语,作为一个皇上,又不能拿这小女子如何,否则传出去也是笑话,但此时面子下不来也很为难。

忽然,赵佶看到一旁似笑非笑看笑话的沈易安,灵机一动道:“小圣人,你来替我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子讲讲道理。”

沈易安一愣,咋地,看热闹还被溅了一身血,这么快就轮到自己了?

眼看这气氛很难控制,李清照说的的确没错,但态度不好,赵佶呢,有点意气用事,但总归是皇上,这两厢都要照顾到,当真是个大难题。

沈易安看了眼李清照,却发现她眸子里闪着期待的光芒。

“呃,我就是男儿身,我索性说说我的看法。我也用四句诗来概括下……”

沈易安幽幽地望向李清照,润了润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若干年后李清照逃难过程中所作,此时的李清照还养尊处优,根本无法体会后面的颠沛流离,但这诗魂仿佛又与她心灵相通,所以当沈易安这四句诗一处来,她登时觉得这才是最懂她的男人。

赵佶挺直腰背,睥睨李清照道:“听听,这才是当今男儿该想的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何等胸怀?这样的人,又怎会在乎‘万户侯’?女子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若是得空,赶紧找个人家嫁了吧。”

显然,沈易安这首现做的诗完全碾压前朝李贺的那首,不仅赵佶觉得如此,李清照亦觉得如此。

沈易安略惭愧,但并没表现出来,作为一个合格的穿越者,不就是先走了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吗?

李清照还是清醒的,知道跟赵佶较劲下去没有好处,便给赵佶再次施礼,承认自己语出不逊,给足赵佶面子。

就在三人都觉得这事该翻篇时,却听李清照话锋一转:“婚嫁之事,本不该小女子亲口道来,只不过,我之前作词一首,有言在先,只嫁给最后一句填的最好的郎君。”

赵佶立刻来了兴致。

赵佶好奇的只是这词,却没有兴趣将李清照收入后宫,毕竟娶这样的女子相当于给自己添堵。

沈易安一直礼貌的微笑忽然僵住,你当时明明说只针对赵明诚,怎么这会儿就变成“比文招亲”了呢?

李清照展开随身携带的团扇,上面就写着一首词,只不过最后一句被一棵绣上的树覆盖,看不出是什么。

赵佶当即读了出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扇面的意境正与这词契合,赵佶被这首词所折服,停顿片刻后,沉吟道:“宫墙新绿才露。”

“好!”沈易安忙拍手称赞:“如果这句对的不好,只怕世间再无佳句。”

这话对着急来讲很受用,但他忙摆手道:“随便说说而已,何况我这‘宫墙’二字,取自我的感同身受,与原句必然有出入,李家小娘子一辈子都不会愿意抬头见宫墙的。”

沈易安也清楚,这就是赵佶给自己留的后路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152章 走别人的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