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调教太平洋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4058/

一四四 青花鱼号(2/3)

虽然也想和段月儿解释下绢帕的事,可大事要紧,陈平他们还等着自己,但到底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安慰一下这位脾气火爆的姑奶奶,别再去糟蹋我的菜园呢?

在见到那张紧绷的俏脸后,李大少爷顿时有了主意,故意让开半条道来让段月儿先走,可当她走到身边时,突然凑过去嘴巴在小月儿的脸颊上点了一下,哈哈大笑道:“做炒点辣椒,晚上我回来吃。”

“无耻,大sè_láng!”被偷袭了一下,段月儿手里的篮子都拿不稳了,掉在了地上,又羞又急,跺着脚对这李大少爷飞快逃离的背影气道:“吃吃吃!就知道吃,看我怎么吃死你!”

段月儿说完,扭头才发现福伯和几位下人早已张大嘴巴望着自己,才想起了刚才那句话里的语病,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提着篮子飞快钻入了厨房。

“吃死我?这个主意倒是不出错。”李大少爷咂咂嘴,干笑了两声,钻进了车子。

蔚蓝色的大海上,波涛起伏,飞鱼号驱逐舰李默带着海军部几位,终于到达了夏威夷群岛中位列倒数第二的有人居住岛屿。

尼豪岛,绝对是夏威夷群岛中最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即便是后世夏威夷成了美国的夏威夷州,尼豪岛也始终没承认,而且还拒绝了成为美国领土!

因为这座位于可爱岛西南27公里外的小岛,是李大少爷这只蝴蝶到达夏威夷前就被私人买下的岛屿。1836年,苏格兰贵族遗孀辛克莱夫人从夏威夷国王手中以一万美元买下了该岛,带着几十位亲属和仆人来到这里,至于岛上原来剩下的两百多土人,也就成为了她的臣民。

虽然在她死后,规定了尼豪岛的继承权永归辛克莱家族女性统治,还彻底封闭了整座岛屿,禁止夏威夷以外的人进入。但这种小事怎么能难倒李大少爷呢?当他听说了这事后,连忙让同样有着苏格兰血统的大美女辛迪出马,还派出了陆战队进驻!最终在武力威慑和金钱的诱惑下,辛克莱家族的后人最终没能抵挡住诱惑,以五万英镑的价格,将尼豪岛转卖给了李大少爷后,带着家人前往了为他们在巴西购买的豪宅定居。

由于是私下交易,知道尼豪岛易手的除了李默和少数几人外,只有作为见证者那位夏威夷女王了,本来尼豪岛就已经不属于夏威夷王国国土,所以女王也没有对外人说过。

世人只知道李大少爷控制并拥有了瓦胡岛和可爱岛,却不知道有着186平方公里的尼豪岛,也已经属于了李大少爷。

自从接手尼豪岛后,李默同样延续了尼豪岛禁止外人进入的传统,这样一来就更无人知晓了这件事情了。

尼豪岛是座火山岛,多山少平地,只有几座种植园,但由于植被保护比较好,所以李大少爷还在这里建了大型畜牧场,一来是解决岛上土著的工作和生活,二来也可以供给土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瓦胡岛所需。

和每到一处便喜欢大肆建厂不同,尼豪岛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貌,只有在靠近可爱岛的东面一个小港湾内,有着一座千吨级的小型浮船坞。。

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只有船坞,却没有配合的大型锻造和冶金工厂,一切都需要靠瓦胡岛提供,这里甚至连组装工作也不做,船坞的作用仅仅是用以平常维护。

当初正是因为看上了这里的封闭环境,李大少爷才买下了这座小岛,用于一些秘密实验,如今这里已经建起了几个重要的试验场,檀香山几乎一半的实验室也都在这里,其中耗资巨大以船坞为中心的潜艇实验基地就是之一。

耗资巨大不是说占地有多大,毕竟尼豪岛完全不适合工业发展,仅维持这座船坞,就要全靠瓦胡岛海运至此,花费不小。

主要是潜艇本身对技术要求就比一般船舶高很多,尤其是对钢材要求很高,瓦胡岛如今已经初具规模的特种合金材料研究所和冶炼厂,几乎有一半都是在根据这里的需要生产。

除了这些外,另一个开销大头就是收拢世界各地的那些潜艇专家们,由于此时潜艇还不受重视,正是挖人的最好机会,所以此刻的檀香山几乎把世界上最好的潜艇设计师们都拉了过来,其中不仅有潜艇元老级人物诺德尔菲特和加里特,更有被后世誉为潜艇之父的约翰霍兰,和美国的新生代潜艇专家西蒙莱克,以及以法国科学家劳贝夫为首的整个法国潜艇设计团队。

人数到达三十多人!

尤其是霍兰,虽然他在1881年就弄出了公羊号,被认为是潜艇发展史的里程碑,但并没有被美国海军重视,反而因为美国海军缩减,资金短缺等问题,最终便宜了李大少爷。

当然,还有数百经过挑选出来的年轻华人“帮工”。

如此多大人物,而且都是有着一技之长,脾气古怪的怪物,汇聚到这这座小小的尼豪岛上,说没有冲突自然是假的,尤其是学术方面,个个不服气,和当初的那帮汽轮机专家一样,见面就互相开喷。

对于这种情况,驾轻就熟的李大少爷自然有办法对付,当他拿出了双层壳体,注水压载,柴油机推进的总体方案后,几乎所有人都对他顶礼膜拜,就差直接把他给供起来了。

当然,李大少爷也很想直接搞出水滴型艇身,但那个对工艺要求很高,而且在缺乏焊接的年代里,用铆钉也敲不出大大的钢铁水滴,所以放低要求一日按采用了梭鱼外形。

再加上李默对这些手下技术人员一贯奉行的是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一四四 青花鱼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