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穿农家种好田 > 章节目录(2/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0638/

第246章 过年(五)(2/2)

一,是忌讳说“没了”“完了”这些字眼儿的。

田青青欲言又止的滑稽相,把一家人也都笑了。

屋里已经弥漫起三鲜馅儿的香味儿,人们都把筷子伸向了饺子。

“嗬,真香,真鲜。”田达林吃了一个饺子,咂着嘴说。

杨老太咽下嘴里的饺子,又夹着一个举着对郝兰欣说:“大年三十吃韭菜饺子,真是头一回。侄媳妇,你调的这馅儿也真好,不咸不淡,各样味儿都吃出来了。”

郝兰欣忙摆手说:“你别夸我了,这馅儿是青青调的。”

杨老太太惊奇地问:“青青今天下午不是在老院儿里包饺子了吗?”

郝兰欣:“在你洗澡的时候,她把馅儿调出来放到储藏间里了。面也是她那时和出来的。咱俩只是光包了包。”

杨老太太赞叹道:“这孩子真勤快,疼你疼的都不懈缝儿。你遇见这么个女儿真是享了大幅了。”

又凑近郝兰欣小声说:“你一定要把这个娃娃亲促成了。在本村里做了亲家,过门后也能照顾到你。我看那个男孩儿挺好,他妈也很喜欢青青,见了青青眉里眼儿里都是笑。你可别在这上面犯糊涂。”

郝兰欣:“现在还小哩,大了以后随他们吧。”

二人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田青青还是听到了。一看把话题转悠到自己身上了,忙打岔问道:“杨奶奶,你蒸的这饭有什么讲究呀?怎么我在老院儿里没看到,也没听说过。”

杨老太太转过身,对田青青说:“十里不同乡,就连我们杨家庄都不兴。我娘家杨林村过去却有做的。不过这些年买不到大米,做的人家也很少了。

“我见你们家有大米,粮食又富富有余,就想给你们锦上添花,昨天晚上在我屋里的炉子上蒸了一盆。

“这叫‘隔年饭’,要在二十九晚上蒸出来,三十摆到供桌上。一直供香到送了家堂。取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因为要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的,俗话叫‘二米子饭’,上供叫‘金银饭’。是为了有黄有白,取‘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意思。

“你们不请家堂,咱就自个人吃,今天晚上咱吃一部分,明天再吃一部分,讨个口彩。”

郝兰欣:“太谢谢你了,杨伯母。”

杨老太太:“你还谢我?我这不是借花献佛嘛!东西全是你们的。

“我看出来啦,你们一家人心眼儿都好,感动的神灵都在保佑你们。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做成了。尤其是青青,什么新鲜东西也能买了来。你们的日子真的像这“金银饭”饭预示的那样,今年吃往年的粮食。我上你们家来真是进了佛堂了。就做了一盆‘金银饭’,祝福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也跟着享福。”

说着脸色一暗:“人们都说‘大年三十吃饺子,没外人’,可我这个外人偏偏在你们这里吃。”

郝兰欣忙说:“杨伯母,从今往后你可不许再这样说了啊,要不是你那些钱,这房子也不可能盖起来的这么快。咱一个锅里抡马勺也多半年了,我们早不把你当外人了。有你在这里更显热闹,光我和达林跟孩子们,有什么说头。”

田青青也说:“杨奶奶,今晚上这顿饭咱吃的时间长一些,你给我们讲讲年下的一些风俗习惯。通过今儿上午上供,我觉得过年有很多讲究,也挺有意思。”

杨老太太:“今天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顿饭是应该吃的长一些。你们把我当家里人看待,我也就不拿自个人当外人了。咱边说边吃,今天杨奶奶也豁出去了,把知道的全告诉给你们。”(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246章 过年(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